网专稿 《悟空传》的诞生,既不是命题作文,也不是偶然概率,而是来自郭子健与今何在心底那股“不服输”的劲。这股劲从彼此的成长环境中滋生,在吸收了二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坚持理想的倔强后,燃烧成一团烈火。不过,直到《西游降魔篇》(以下称《降魔》)筹备时,他们才算正式见面,两团烈火刚开始交汇,便一发不可收拾,直接烧出了一场影像里的“自由革命”。而这场革命的引领者,就是 “反抗专制”的象征——“齐天大圣”孙悟空。
《悟空传》的诞生源自两团不轻易服输的焰火
在具化《悟空传》的过程中,导演郭子健和原书作者、本片编剧今何在一直在思考,怎样把小说中的“反抗精神”带到每一位观众的心里。导演认为原作意识流的风格都是虚的,看完后“能让人重新认定自己”才算厉害。那他是否做到这种程度了呢?采访中,二人花了大量时间陈述“如何将现代思维融进影片”,比如,他们将当天庭变成“一家公司”、把神设定为一个中层管理者,而位于底层的孙悟空一行人永远觉得上面的人不对,中层的人也会觉得上面不对,那么他们又会如何考虑得失、作出选择?
郭子健与今何在将现代人的处事思维融入到影片中去
不得不说,这种设定,确实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。不过,大多非书迷观众被吸引的点,依然是孙悟空这个角色本身。对于孙悟空的处理,郭子健坦言将自己曾经感觉“无所不能”的状态带入进去,前后做出反差,对照了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“牛逼与失败”。
PART1 人物篇
“先把悟空的故事讲好,其他人留在下一部去讲”
今何在的小说,延续了《西游记》的主要人物,讲述了唐僧师徒等人“不服天命、批判一切伪善”的故事,内容由500年前与500年后的两条线组成。而电影版《悟空传》则删掉了唐僧、小白龙、沙僧、白晶晶等经典角色,只保留了孙悟空、阿紫、杨戬、天蓬、阿月。这种取舍,让很多书迷一脸问号。
在今何在看来,其一,人物删减是源自电影体量的要求,“唐僧的故事是另外一条线,他跟孙悟空的故事是平行的,一部电影放不下两个主角”。其二,“如果所有人物都保留,成片至少要6个小时,我不想让喜欢的角色跑老套”。
那么,保存下来的人物,又塑造的如何?二人重点介绍了这次孙悟空、杨戬和上圣天尊的改编。
孙悟空、杨戬、上圣天尊是片中笔墨最多、也最为立体的角色
关于孙悟空,郭子健想呈现它的第一阶段,也就是500年前仍处于年轻时的状态,需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。而在性格上,则把孙悟空按照一个普通人来写,不再是按照一个英雄神话来塑造,“每个人刚踏入社会的时候,都有过觉得自己很牛逼的阶段,但经历过挫折后,发觉自己也会失败,这是成长必经的过程,孙悟空就是曾经的自己与当下自己的对照”。
孙悟空也会失败,但这只是成长必经的过程
郭子健之所以能这么说,其实也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。从小就莫名自信的他,毕业跨行做电影,几乎从零开始,不仅曾被人说是香港最差场记,而且还被导演骂到放声大哭,这才意识到自己远没有想象中牛逼。
在孙悟空设定好之后,要找一个与他旗鼓相当的对手——杨戬。片中,杨戬对母亲被压在山下以及自己的出身,一直怀有心结。在感情方面,他又与阿紫和孙悟空有种微妙三角恋的感觉。导演在杨戬的性格处理上,设定了更加复杂的背景和心境。
影片中的杨戬经历了从反抗到屈服的过程、性格十分复杂
在落入凡间后,杨戬没有直接去找母亲,反而与一位“母亲”的替代品产生感情。对此般设定,郭子健也投射了自己的喜好在里面,“我很喜欢一种感觉,就是事情不一定真要实现,但又可以让你在生活上看到一样圆满的感觉”。其实杨戬也是一个有情人,他可能比任何人都脆弱,这样的性格,也导致他最后做了接受天命的选择。因为与孙悟空相比,杨戬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,“我们明知道心里很火,我们的情感也没有死掉,但在面对强大力量的时候,我们还是会屈服”。
关于反派角色,影片中的“上圣天尊”非常有新意。郭子健和今何在于创作伊始,就决定抛弃“玉皇王母”那套天庭标志性人物,转而用部门经理的概念构思了一个反派角色。影片开头,她试图杀掉悟空的想法,并没有向上级汇报。包括她视“众神无能”的清高劲,以及膨胀的欲望,也都是自己的小心思。
上圣天尊被导演按照“公司中层”的形象来构造,现代感浓厚
对此,郭子健坦言“如果用公司中层的角度来看,跟上面的人汇报,天尊说的是一套,但自己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套。下面跟上面的都不知道中层的真实想法,当她有能力之后,会做些什么,也是她自己的事。这就好像部门经理把握到一个好产品,并不会拿给老板,而是自己拿出来创业一样”。
而对于片中,天尊被打败后,并没有其他天庭boss出现的问题,今何在也推一推眼镜,露出狡黠的笑容回应“要是boss都在这一部里打完了,我们还怎么拍续集嘛”。
PART2 剧情篇:“由一台机器来控制命运,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”